励志网教育教学读书笔记内容页

白鹿原书评

2014-10-18 15:46:00读书笔记0

  白鹿原书评(一)

  耗时3个月,断断续续的终于把它看完了。这本书字数真多是我对该书的第一评价。

  其次,对于未看此书的朋友,我想说:如果您是个挑剔结构、故事的人来说,这本书并不适合,结构就是从晚清到建国初期,两个家族的兴衰史。套着时代变迁的背景下,总会给人一种史诗般的沧桑感,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觉得这本书在结构上完全可以被称为“中国广播电视连续剧剧本线索的鼻祖”,大家不妨留心观察一下现如今的30集以上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里,哪个不是按照这个方法编的?尤其是将家族兴衰的。

  小说讲述的是生活在白鹿原上的白、鹿两大家族之间的悲欢离合。由于两个家族的治家格言不同,导致两个家族走向了两个不同的结果。两个家族同属一个族系,又是原上两个势力强大,纷争抗衡的两个个体。两个家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是密不可分。故事跌宕起伏,其中心方法就是“风水轮流转”,到小说尾部,才有一句关于祖坟的伏笔,就是说这好地界归谁,谁就是原上的主宰。

  贯穿文中有一只白鹿,它是白鹿原的魂,它操纵白鹿原各家的兴衰。还有一个先知,是他来发射各种神秘的预测,书中对此人的描写有点近似于神。只可惜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神活着总是压力太大,最后还是死无全尸。

  白鹿两家既针锋相对,又互有彼此:既有政治路线的对立,又有儿女亲家的融合。

  小说中对白嘉轩、鹿子霖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的刻画算顶成功的,也真对得起长篇人物性格、故事的描写。把白嘉轩的倔强、世故、守旧;鹿子霖的虚伪、好色、功利描写得淋漓尽致。白嘉轩不慕名利,不爱金钱,不好女色,不会读书,平生最大的工作就是捣腾家里的田地,但从他的身上我却从都不认为他是普通中国农村的一员。或许他生来就有当领袖的责任,一种精神上的领袖,或许中国农村正是有白嘉轩这样的雕像才不至于崩溃,不过这一点我实在无从考证,也许作者只是在农村杜撰出了这么一个人,因为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出农村的鲜明的特点。

  另外关于性的描写,对于90年代的读者来说,可谓是一顿性文化饕餮盛宴。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还真算不上大餐。难能可贵的是阅读这样的文字,总能很容易的就能感受到那黄土高原吹来的信风,总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满脸黄土,残阳如血的镜头。还没看作者的出处就知道他是陕西人,全中国只有那里的作家才能有这种味道,陈忠实以凝重厚实的语言,让人在阅读中,总能感受到一只布满老茧的手,透过斜跨开气儿的女人的衣怀里掏出那又白又滑的奶子;感受到一个散发着淡淡的茉莉花味的棉袄里,露出那个散着热乎气儿的,白花花的女人屁股,仿佛每个陕西作家心中都有一个这样滑溜溜、白嫩嫩、水灵灵的女神,支撑着他们,陪伴他们度过一个个孤独、黑暗的夜,来创作出这么纯朴、生动的作品供大家消遣。

  文中步伐简朴的、深刻的人生哲学,具体的内容还得翻书自己去品。


  白鹿原书评(二)

  用了很长的时间啃完了这部600多页的巨着。那片土地、那些人仍旧在眼前浮动。

  在《白鹿原》中,从封建皇朝的破灭到新中国的建立,短短的时间,却经历了军阀、革命、农协……每个人都只是时代大潮中的一片树叶,有的随波逐流,有的依附着一颗颗大树,也有的自以为自己就是一颗大树,能够树立不到。但也有人不受这时代变迁的影响,那就是白嘉轩和朱先生这种人了。白嘉轩作为这部书的灵魂,他代表的更多的是白鹿原这片土地的立场:无论事实如何变化,我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白嘉轩此人,正直、顽固、腰挺得太直,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是在死要面子的刻板人物。他设立乡约、规范村民;他宽容接纳所有的人,包括曾经打断过他腰的黑娃;他对待子女也不存一点私心,该打该罚从不手软;他也固执,即使全村的人一起请命为鬼修庙,他也能坚持自己从不为鬼修庙的原则。这样的一个人显得太过于规矩,他就如同祠堂里的那块乡约,约束着自己,也约束着其他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不一定能让人喜欢,但却能让人敬佩。

  而朱先生则是另一种人,他是关中大儒,比白嘉轩有学问,懂得多。他更多的时候是站在时代变迁之上的,(www.23lz.com)未卜先知、博学多才只是表象。他更多代表的是传统文人的风骨,“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当然,《白鹿原》中还有其他有血有肉的角色,白嘉轩的一生之敌鹿子霖,可以说是白嘉轩的反面,他生性圆滑,做事也没有准则,好色、贪小便宜,不算什么好人,但也没做过大恶事。但却有两个理想坚定的好儿子。《白鹿原》是一本作者很用心去完成的书,也需要读者用心去阅读、去聆听那段发生在渭河平原上的沉重史诗。


  白鹿原书评(三)

  这部小说从内容上看起来并不能算复杂,就是围绕着白、鹿两家的变故展开故事,以白、鹿两家主人的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以及在其影响下的各自的下一代的发展为主要内容叙述。单从小说内容上来看,并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因为在中国的小说史上,以某一家的发展成败为题材的小说比比皆是,而且似乎也成了中国小说创作的一种套路。

  应该说,《白鹿原》作为长篇小说其结构是比较简单的。从明处的结构安排来看,全书围绕着白、鹿两家两代人两条线展开叙述,时而分开并行,时而交叉碰撞。当然,为了使作品作为宏篇巨着能有历史沧桑感,也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厚重感,陈先生忠实将白、鹿两家的发展演变置在了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这一段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但是说实在的,我觉得陈先生在小说里并没有把握好对历史背景的描述,对各个时代的特点交代得都比较模糊,尤其是对清末时期的交代,让人根本弄不清那时代民生的基本状况,倒是让人产生作者在小说中写的白、鹿两家的状况只是那时代的个例,其他如写北伐、民国状况、国共合作等,也显得单薄,这多少使这部小说缺少了立体感,读来让人觉得只是在欣赏一幅平面画卷。

  而小说除了以白、鹿两家的故事为明线,还安排了一条充满神秘色彩的暗线——一只通体皆白的鹿,也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神秘感吧,作者把小说中整个故事的发展都若即若离的靠在这只白鹿上:白家的发家靠这只白鹿、鹿家的败落也因这只白鹿、朱先生的神秘与这白鹿有关、白灵也似乎是只白鹿、甚至整个白鹿原的兴衰都由这神秘的白鹿主宰!这种做小说的方法,我个人认为也没有什么新鲜之处,与自古以来的传统志怪小说并无二致,只不过在技术上处理得比较高明些而已。

  至于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陈先生忠实还是下了工夫的,主次也分得比较明显,对白嘉轩、鹿子霖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最成功,把白嘉轩的倔强、世故、守旧;鹿子霖的虚伪、好色、功利描写得淋漓尽致。白嘉轩不慕名利,不爱金钱,不好女色,不会读书,平生最大的工作就是捣腾家里的田地,但从他的身上我却从都不认为他是普通中国农村的一员。或许他生来就有当领袖的责任,一种精神上的领袖,或许中国农村正是有白嘉轩这样的雕像才不至于崩溃,不过这一点我实在无从考证,也许作者只是在农村杜撰出了这么一个人,因为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出农村的鲜明的特点。而且可贵的是,对长工鹿三的描写也出采,刻画了一为老实、本份、善良、勤劳的典型中国下层农民的形象,也算是栩栩如生了。对白孝文的刻画也算有特点,对他年轻时的不求上进,及长时的奸诈都刻画得比较有特点。对其他人物如鹿兆鹏、白灵、鹿兆海、黑娃(鹿兆谦),看得出来陈忠实是想深入刻画的,但是我总觉得有那么点不到位:作为革命家的兆鹏并没什么出采的地方,白灵的刻画也流于一般,兆海只给人以比较专情的感觉,也无明显特色。黑娃的形象刻画得好些,但也脱不了一般蛮人的特点。倒是对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的刻画,半人半神的倒特色鲜明,可惜总觉得有点过!至于其他人物,本来就是帮衬,着墨就更少了,当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抢眼之处。总之,我个人认为,陈先生忠实在这部小说中就人物刻画而言,其水平可以打75分,也就是说,远没有达到大师级的水平。

  《白鹿原》曾经引起非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量的性描写。这些性描写,真是无微不至,无所不写。第一句话就开始写,开始吊读者胃口:“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然后是他的七次新婚洞房之夜的详细经历,就这还不够,作者还要写白孝文的媳妇对他的性启蒙和新婚之夜,写黑娃和小娥的偷情,写鹿子霖和小娥的鬼混,写鹿子霖的乱伦等等,多得列举不完。不像西方有的经典情爱小说,这些性描写并没有给人以美感,也不是必不可写的。但作者硬要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次比一次写得暴露和露骨,令人不能不想到作者的写作取向有问题!

再来一篇
上一篇:简爱书评 下一篇:穆斯林的葬礼书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