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友谊,就是不要靠得太近
周日,我找一个朋友参考选题。她爱搭不理,垂头丧气。她说:我不是不理你,我这个周末累坏了,你等我冷静一下再想。
原来,她周五赶去外地做高中同学的伴娘,临时扮演了大总管的角色,事无巨细,红包少了,花童哭了,新娘的二舅的三表叔烟没了,都打发她去处理。跑远了回来没赶上送宾客,被新娘一阵奚落:三缺一,你这是多么不想我婚礼齐齐整整。
风尘仆仆回来,又被另一个闺蜜叫去她家,也没别的事儿,就是一个月一次的习惯式闹分手。
她强撑住劳累和委屈,耐心听闺蜜抽泣着说完男友是如何爱游戏不爱美人,如何甩门而去。吧啦吧啦一小时,她有些恼怒:老是这样,那你就分手嘛。
闺蜜怔住了:我喊你来解决问题的,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两个人不欢而散。
朋友也一肚子怨气:我这么好的人,怎么净碰上这么些胡搅蛮缠的,最后还不落好。
好友就好比一群各有爹妈的蛋,因为相似的喜爱,有了“一篮子”蛋的缘分。可你偏偏不守护好自己的壳,非要敲开蛋壳,过分接近,最后只能鸡飞蛋打。你做惯了本来她可以自行解决的事,把自己置于暧昧不清的位置,稍有差池,就容易变成一个“坏蛋”。
成年人的友谊,就是不要靠得太近。坚守界限,尊重对方,保护自己。这不是逃避友谊的责任,相反,这是维护友谊最好的方式。
我们上学的时候,通常有一位“厕所之友”。下课时间,明明你不尿急,却可以忍受厕所的脏乱差,陪她去上厕所。然后你们手挽手,踏着上课的铃声往教室走。
这是友谊最初最美好的样子。因为你们的时间是同步的,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你只是挪用彼此可以自控的下课消闲时间。你们谈论的事情无非就是哪个老师拖堂惹人嫌,哪个男生打篮球好帅。
我们渐渐长大,面临的事情铺天盖地,时间不同步,距离不接近,面对的事情性质不一样,妄图维持“你尿急,我也尿急”的友谊,那是违背成年规则的过犹不及。
闺蜜被男友欺骗,颤抖着双手拿着手机定位,拉我去壮胆。看到小三和男友一同从咖啡店手拉手出来,我比她更激动,手舞足蹈骂她男友是个白眼狼。闺蜜有了我这只出头鸟,之前说好的好像都忘了,只是站在一旁嚎啕大哭。
故事的结局,他们经历了如此艰巨的“考验”,深信对方是真爱,不但没分手,还谈婚论嫁了。我就很尴尬了,骂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从此不能直面闺蜜的男友,对见证过他们的不堪感到十分羞怯。
而我之于闺蜜,也好像一块大写的伤疤,见到我当日情景就重复播放,不能释怀。久而久之,我们的闺蜜之情,转变成了点头之交。
我错就错在,把友谊的手伸过了界限,心甘情愿成了靶心。当我们面临友谊的求助,要去思考这件事的界限。你所付出的所有帮助,要有三个原则——
考虑她是否能够独立承担。她能够独立承担的事,你的肝胆相助,不但会影响她的真实判断,减弱她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会把自己搅入无妄之灾。特别是情感的纠结,没有客观准线,只有当局人才能从心解决。你能做的,只有客观冷静的跟她分析局势,告诉她应该勇敢面对。最好的朋友,是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好孬都壮胆。
考虑你的能力所限。当你提前结束加班,硬着头皮去帮朋友写一份自己毫不精通的文案,结局就是,朋友不满意,老板不开心,自己不痛快。能力之外的相助,就是大写的没头脑,全盘的不高兴。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性,需要各自焦头烂额,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认真地告诉她:对不起,我现在没空;这个我不太懂;我最近情绪不佳不想做。所有的相助,都应该是:我有空,我可以,我愿意。
客观考虑能否承受这件事的责任。当你答应了朋友的请求,就等于揽了一桩责任。你们共同默认,这已经是两个人的事儿了。你接洽这件事之前,就要考虑好,当结果不尽如人意,你是否能够面对,对方是否能谅解。做朋友,不是有事你开口,而是我尽力,你决定。
健康的友谊,都是以舒适稳定为准则的。不要逾越每个人的界限,陷入往前一步委屈自己,往后一步内疚自责的境地。
- 关于友谊的个性签名
- 友谊的优美句子
- 友谊的名言